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随着高考和中考的套路结束,不少考生们已迫不及待地订票准备出游“放风”。网络为避免暑期旅游“入坑”,预订6月28日,暑期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旅游泉州市消委会联合发布暑期旅游“防坑”指南,产品提醒消费者合理避开网络预订旅游产品中的避开消费“套路”。
警惕“航班取消”短信诈骗。套路消费者若收到类似“航班取消”的网络电话和短信,务必先联系购票网站或航空公司核实确认信息,预订切勿轻信,暑期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旅游陌生号码。航班变动或取消造成的产品机票退改签一般是免费办理的,如遇需要收费的避开情况,则极有可能是套路骗局。万一不慎被骗,切勿再拨打诈骗电话,应保留短信、电话、资金交易相关凭证并报警。
预订旅行产品注意预订条款。在预订酒店等旅行产品时,在购买前最好仔细查看订单介绍,避免到酒店后商家“坐地起价”,还需特别注意旅游产品的退改介绍和商家特别说明的内容。旅游产品通常节假日、特殊活动期间价格高于平时的价格,不少在线旅游网站上部分热门团购、特价在节假日并不适用,或者需要加收一定的费用。对于需要预先支付的旅行产品,需要看清退改说明,以避免由于旅行计划出现变化而造成损失。
微信参团维权难,相关资质需认清。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报名参团的旅游者,务必提高警惕,选择证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的正规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注重旅游产品质量,不一味追求低价旅游产品,谨防低价位、低品质的旅游陷阱。要将旅游费用交付到旅行社单位账户,并索取交款发票和旅游行程单,不要轻信“朋友推荐”等口头承诺,将旅游费用轻易汇入个人账户。
留好预订时的截图、截屏。网络产品的变更性很强,不少消费者发现,下单预订时网页上明确列出的服务,自己旅行中并没享受到,或购买同样的旅行商品和服务,使用新用户手机的价格反而便宜。但事后想投诉时,发现产品已经下架,或页面内容已做了更改,很难举证维权。因此,消费者通过在线旅游网站或App预订产品时,要注意随时截屏保存信息,包括旅游产品的行程安排、酒店的房型介绍、机票的退改说明等,避免事后引发争议。
责任编辑:游婕东西南北中,“三博会”为何攒局在广东_南方+_南方plus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食博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嵊州市消保委陆续收到关于老年人消费的投诉举报。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老年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嵊州市市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伴随着当前国内疫情防控优化政策措施的落地和新年将近,新的一波消费高峰即将来临。12月29日,江西省消保委专门发布元旦春节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健康至上,理性消费。个人防护 ...
串起供销两端,大湾区基地展团亮相三博会_南方+_南方plus奶香土豆泥、港式脆皮乳鸽、即煮酸菜鱼……4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与第三届中国预制菜产业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标价不清晰、计价不透明、事先不告知……商家的这些“刺客”行为,不仅影响消费体验,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这些套路怎么办?3月13日,江西省消保委专门就此发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卫某波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非法获利5万元。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认为卫某波的行为侵犯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卫某波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