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助推蔬菜一共有80多个品种,可以做到一年四季不断档供应。连南”在三江镇梅村的生态种植基地里,连南瑶族自治县椿逸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椿逸舍”)董事长谢彬一边查看蔬菜长势一边介绍道。产品再过些时日,出山入湾节瓜、数智赋能空心菜、助推韭菜、连南四季豆等一批批新鲜蔬菜即将从这里走出连南,生态走向大湾区消费者的产品餐桌。
六年来,出山入湾返乡创业的数智赋能大学生谢彬和伙伴扎根田间,探索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和数字化管理经验,助推使椿逸舍在种植、包装、物流、销售等方面的积累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自2023年开始,在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的支持下,椿逸舍逐步完成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监控及溯源、冷链加工及运输、农产品包装分拣流水线等环节的改造与升级,实现了从“小规模”到“排头兵”的跃变,使“菜篮子”更丰富、更新鲜、更充实。
发展“订单农业”,种多少卖多少
“连南所处的粤北山区光照及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蔬菜种植。但农户自己种菜,不仅要愁如何种好,还要愁销路。”眼看当地存在农产品销路窄、销售难的问题,谢彬与伙伴决定一改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模式,运用“订单农业”模式进行生产。
“订单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以销定产,让农民从生产开始就知道“为谁种、种多少”,不仅种得安心,还卖得省心,避免了农产品滞销和浪费,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刚开始一边学着种菜一边找销路,都难到差点想放弃。”谢彬回忆道,彼时有一名在江门经营连锁生鲜超市的老板刚好到连南考察,路过他们的菜地,在机缘巧合之下达成了第一次合作。自此,椿逸舍生产的绿色、优质、无公害的蔬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订单“上门”。目前该公司已与粤海食品连锁、广州乡下生鲜连锁等商超进行深度合作,还成为“番薯藤”社区生鲜连锁店旗下150多家直营店的直供基地,一个月的营业额可以达到七八十万。
手中有订单,种菜心不慌。谢彬告诉记者,对于他们的来说,每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签了订单我们才会安排生产。在清明之前,会确定春季和夏季的订单需求,一般都是瓜果类。到了七八月份就落实秋冬季的(订单),菜心、包菜等叶菜占大多数。”
“数字化”加持,实现精细管理
生产总面积约1000亩,一年365天都要耕种,落实订单后如何解决大量的排产工作,保证生产管理的有序进行?谢彬及伙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记者注意到,在椿逸舍总部展示的数字农业监控调度平台上,设备预警、劳作计划、劳作记录等一览无余。通过点击屏幕还可以实时查看任一农场的实时空气质量、湿度、大气压强、光照强度、土壤肥力等各种信息,实现了对农业作业各个环节的精确记录、监控和实时反馈,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只需在平台上简单操作,工单通知会直接发放到对应负责人的手机里,再由负责人安排专人完成。”谢彬表示,相关工人在完成任务后拍照回传至系统,即视为工单结束。“有了系统的提醒,负责人不会忘记有哪些工作没有完成,也改变了以前口头转达工作任务的低效模式,现在排产工作变得更高效、清晰。”
精准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实现了点对点服务每一块土地。“每种蔬菜的种植都形成了一个个对应的农事模板。多少斤的订单,对应需要多少斤的种子,种下去之后多长时间开始施肥、浇水等,每一个环节都一目了然。”谢彬补充,如果遇到天气变化而跟模板的操作有冲突,管理者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比如提示明天这块菜地需要浇水了,但如果实际已经下了很多天雨,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取消这个浇水的工单。”
在该平台的帮助下,如今每十亩菜地只需2个人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前端管理成本。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透明、可视化的农产品溯源技术。
“一颗种子怎样变成一棵菜、怎样到达货架上的全过程,我们将能收集到的数据都整合在一起,主动接受消费者的监督,让大家知道我们是认真地在种一棵好的菜、安全的菜。”谢彬表示,椿逸舍生产的蔬菜全部配备溯源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查看所其种植环境、生产过程、采摘日期等详细信息,有效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冷链再升级,蔬菜“锁鲜”不用愁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早上采摘的新鲜蔬菜如果保鲜不到位,到了下午卖相就会越来越差。此外,连南农产品运输到广深地区起码要3小时以上,如何让蔬菜“锁鲜”,就成了一大难题。
“以前把蔬菜放进冷库降温差不多要三、四个小时,但发货时间紧急的话就来不及等那么久。降温措施一旦做不到位,蔬菜保鲜期和销售期就会缩短很多。”谢彬告诉记者,聚焦冷库贮能小的突出短板,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帮助采购了一批设备,让原本仅有1天保鲜期的蔬菜如今存放3天都不会腐烂。
“通过真空预冷,5分钟内就可以将30℃的蔬菜立刻降到2℃左右。植物呼吸作用降低,就不会发黄、失水。”谢彬介绍,蔬菜在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完成真空预冷之后,就会运至包装生产线进行氮气包装,全程无需人手操作,“现在6个人就可以完成以前几十人的工作量”。
冷链物流是助力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基础。冷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设备大量投入使用,为连南农产品“出山入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据谢彬回忆,2022年每天最多只能运三四万斤蔬菜,“现在一天十万斤运到广州都没问题”。
随着种植、管理、冷链运输等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椿逸舍入选了广东省第十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均产量达250万斤。在带动周边农产品上行销售的同时,该公司还创造了70多个就业岗位,基地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0元,同比未参与基地的当地农民提高收入比率约20%,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抓紧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扶持下的产业机遇和优势,接下来谢彬和伙伴将积极打造新型大学生农业产业创业集群,同时大力投入开发电商渠道。“目前我们持续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媒体平台持续投放内容,已经接到了香港中小学食堂供应商的送样邀请。预期今年电商销售渠道能达到300万元。”他说。
【撰文】欧晓嫦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广东多地遭茶角胸叶甲侵袭,成虫爆发可致春茶减产_南方+_南方plus4月18日,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提到需警惕茶角胸叶甲暴发为害。当前,广东茶园大部处于春茶采摘期,与茶角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张黎黎 记者李洪涛)12月15日,记者从吉林省蛟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引领餐饮服务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向群众展示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成果,该局推出我为群 ...
与树为邻,与花为友!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等你来认种_南方+_南方plus3月30日,“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义务植树项目”正式上线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位于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将通过种植观花树种,改 ...
广州“土特产”亮相“三博会”,风味美食引领新“食”尚_南方+_南方plus荔枝蜜、药膳自热汤、玫瑰柑陈皮……食在广州,不仅要花样新鲜,还要健康全面!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记者近日获悉,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曲江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多措并举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促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该 ...
顺德出大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预制菜交易中心!_佛山顺德预制菜产业大会;顺德;预制菜交易中心_南方+_南方plus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近年来,顺德通过发挥一产农业的优势,联动二产制造业及三产服务业,构成 ...